天色灰蒙蒙的还没有放亮。
几只喜鹊就不畏严寒地在树枝间跳跃鸣叫,很清脆。
听见第一声鹊叫的那一刻。
昔日的东北军团长高福源一骨碌从床上跳起来,投入了紧张而又繁忙的工作中。
今天上午十点要在张公馆召开新闻会。
他是这次会议的总负责人。
这是少帅的决定。
对这份信任,他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激。
去年。
从瓦窑堡自我要求主动返回西安后,就没有再去野战部队带兵打仗。
而是留在了少帅身边,担任东北军与红军之间的联络员。
他自然很清楚这次新闻会的重要性。
今天这个雪后初晴的上午。
张公馆大院里洋溢着一股浓烈的喜庆而又略显紧张的气氛。
东楼大门前。
看着陆陆续续到达的满脸兴奋之色的各界贤达名流以及那些新闻记者,高福源笑意盈盈,内心却不由自主地暗暗提高了警觉。
昨天晚上。
自己的老朋友,绥靖公署办公厅第二处副处长范成恭突然来到了张公馆。
他告诉高福源,《西北新闻》周刊社已经被查封了。
主编徐克难等一干人马也被军警当场抓获,关押在绥靖公署了等候惩处。
只可惜,百密一疏,漏掉了一个叫王明岚的女记者。
这个女记者极有可能明天会借着召开新闻会的机会混入张公馆图谋不轨。
他请求对方能够将其抓获,交给绥靖公署处理。
最后,还不忘语气重重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这是陕西绥靖公署的命令。
高福源自然明白这里面的弯弯曲曲。
惊讶之余,没有一丝犹豫地就很痛快地答应了。
范处长,抓捕共党分子是你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就是没有公署杨主任的命令,我也会协助你抓捕王明岚的。
只要一抓到这个女记者,我就立马送到绥靖公署交给你处置。
此时此刻。
高福源一身戎装,用锐利的目光紧紧审视着每一个进入东楼的人。
今天来参加新闻会的这些人中,有他熟悉的,也有不认识的。
不过。
是人还是妖,谁也逃不出他的一双火眼金睛。
很快,他就喝令士兵把几个混杂在人群里的陌生面孔强行带离了东楼,关押在一处暂时设立的审查室里。
这一举动即刻震惊了所有参会人员。
灿烂的阳光下。
他们怔怔地注视着眼前的情景。
少许,似乎明白了。
高福源面如冰霜,丝毫不理会这些人诧异的反应。
继续用那雄鹰一般凌厉的目光很冷静地审视着院子里的风吹草动。
蓦地。
一个很熟悉的身影晃入了他的眼帘。
尽管王明岚特意让红贵族发廊的老板娘柳若丝化了装,还戴了一副宽大的黑边眼镜。
但她还是被高福源从人群中间一眼就认了出来。
毕竟。
他是经历过战火硝烟的铁血军人,有着凌厉的普通人没有的具有很强穿透力的眼光。
高福源走到王明岚面前,神态很威严。
“小姐,请出示你的证件。”
“好的。”
王明岚很顺从地掏出邀请函记者证,递了过去。
高福源非常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冷笑了一声,语气森严地命令手下士兵道:
“把这位小姐带到审查室里。”
王明岚顿时吃了一大惊。
心脏不由自主地咚咚咚地剧烈跳动了起来。
刚想争辩几句,但见对方脸色铁青,目光威棱,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便赶紧闭住了半张的嘴巴,在黑洞洞的枪口威逼下,乖乖地走进了审查室。
她有点不明白。
高福源咋会今天不认识自己呢?
今年八月一个很炎热的下午。
她与徐克难秘密去了一趟瓦窑堡。
经上级安排,在一座窑洞里见到了高福源。
之后,两人就建立了秘密联系。
今天,她之所以冒着被抓或被杀头的风险,来到张公馆,有且只有一件事情。
那就是完成昨天下午徐克难交给自己的任务。
这时。
屋子里的一个看起来想学生娃娃的很机灵的年轻女子问道:“小姐,你是哪家报社的记者?”
王明岚阴沉着脸,没有好声气地反问了一句。
“你呢?”
那女子不但没有恼火,反而裂开嘴巴笑了起来,露出两排很洁白的牙齿。
“我是《西京工商日报》新来的记者袁晓玲。”
王
第116章张公馆(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